“鸡排哥来了!” 不知道是谁先喊了一声,人群立刻躁动起来。烈日下,几十只手臂突然举高了手机,摄像头跟着声音齐刷刷转往同一个方向——下午3时30分左右,迟了约半小时,“鸡排哥”李俊永骑着摆摊三轮车出现在大家视线里,一身白色T恤配黑色长裤,略显疲态。
排队等待购买鸡排的人数已经过百,队伍远到50米开外,好奇的顾客纷纷探出脑袋。车刚停好,一群人又呼啦啦地涌上来,里三层外三层,几乎全方位将他包围。不断有正在直播的博主冲他喊话,好奇他为什么迟到,问他愿不愿意收学徒,让他快向直播间里的网友打招呼。
他是被流量选中的人。凭借热情亲切的服务态度、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鸡排哥”在社交平台圈粉无数,网友打趣其“6元的鸡排卖出了60元的情绪价值”,称他为“景德镇鸡排主理人”。开通短视频平台账号第四天,他的粉丝数量突破19万,发布的6条作品共获赞87.7万。
嘈杂中,李俊永没有抬头,眼里只有面前的两个油锅,他麻利地将新油倒进锅里,迅速过滤掉油渣,摆出裹好的鸡排,等待油热开炸,将鸡排送到等待已久的客人手中,并为其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
被层层围住的摊位。图/九派新闻
“顾客的消费体验是愉快的,这就是我的梦想。”李俊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有没有热度,自己都始终如一。尽管已经连续多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但“我热爱我的事业,我累,我还是高兴。”李俊永说,“我不能让他们(排队的顾客)失望。”
【1】躁动
热锅间隙,有人插了队,等待已久的顾客气得破口大骂。部分顾客排了半天,见队伍迟迟未动,时不时要让同伴上前看一眼,焦虑的情绪蔓延开来。
天气突然变化,狂风大作,雷声惊人,大雨落了下来。一位主播举着手机支架在摊位前来回晃悠,淋着雨求大家“点点关注”。隔壁卖绿豆汤的摊主不知从哪里掏出了三把伞,长短不一,吆喝着“10块钱一把。”
等候的顾客纷纷撑起伞或穿上雨衣,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即便淋得浑身湿透的小伙,也放话“今天吃不到鸡排就无法原谅自己”。
他们已经等候了很长时间,排在首位的男生中午12时就到了摊点,下午的拥挤场面让他傻了眼。相比之下,紧随其后的大哥早已泰然,他的工作是同城闪送,应不同顾客需求,已经连续6天来代购鸡排,一次20元。
这些声音暂时还没传到李俊永的耳朵里,他开始忙着和鸡排“打交道”,手里的活没停过。他的声音已经有些沙哑,仍一直与顾客沟通,还要时不时扭头注意后方鸡排裹粉的质量。他和老婆各支了一个鸡排摊,但大家多冲着他去。
在一旁帮忙的“鸡排舅舅”称,收摊回家后,夫妻俩每天备料到凌晨两三点,仅睡三四个小时后又再起床准备,下午3时准时出摊。
9月23日晚上8时许,空中下着小雨,余蕾(化名)带着妈妈前来排队,“我以为下雨了人会少一点,没想到还是那么多。”三四年前,她开始向“鸡排哥”买鸡排,几乎每周吃上三四次,每次买两三份,再加一份鸡柳,全家分着吃。“好吃”是她购买的主要原因,在她看来,这里的鸡排酥、脆、嫩,比一些连锁店更美味。
余蕾此前并不知道“鸡排哥”的火爆程度。由于天气太热,她几个月没去光顾,直到9月21日再见面,“鸡排哥”已经被团团围住,原以为是从摊位对面的博物馆过来的一批游客,走近一看,全是摄像头,她赶紧逃开。
摊贩们的印象中,“鸡排哥”火起来也就是这三四天的事。他火后,很多想蹭蹭人流的摊子都往这儿跑,小摊数量翻了好几番。当地城管局还成立了专班,对现场流动摊贩、秩序进行管理维护。
李俊永所在的小吃街。图/九派新闻
一位小吃摊主已经在这条街上摆了六七年,她介绍,之前附近的学生是主要客源,摊主们根据放学时间,下午4点出摊,晚上7点街上就没人了,但现在直到晚上也热闹,她的出摊时间随之调整为下午2点到晚上9点半,“他火了,我也高兴,生意多少也好一点。”
在她看来,“鸡排哥”搞笑,吸引了拍短视频的博主,是他能火起来的原因之一。旁边的顾客听到,建议她“也拍一点搞笑的视频”,她笑笑回复,“拍不来,这个是天分,搞不了的。”
【2】“可能要火”
几年前,因为短视频,李俊永在景德镇小“火”了一把。
余蕾也因此第一次吃上了他的炸鸡排。印象中,虽然没有火到大排长龙,但顾客也不少,很多人专程开车去买,八九个人在摊位旁围成一圈,有人一买就是十几份,一拨人离开,下一拨很快又来,“基本上没有能休息的时候”。她记得,当时“鸡排哥”一般出摊到晚上8点,他妈妈有空时也会去帮帮忙。
同样是短视频出圈,这次的火爆范围远远超出了景德镇。
自媒体博主小甜甜(化名)自称是第一个把“鸡排哥”拍到火爆全国的人,响亮的“鸡排世家”名号也出自她的想法。
她回忆,拍摄时自己正好是“鸡排哥”的最后一位顾客,他马上要转换摊位,急急忙忙赶往学校的状态被捕捉到镜头中。
9月19日,她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这条随手一拍的视频,点赞量很快超过20万。次日,她加上“鸡排哥”的微信,对方表示自己也听说了这件事,“可以说你真的太棒了”“你已经超越99%的人了,你知道吗?”看着对方输入状态显示“正在讲话中”,小甜甜“甚至能脑补出他的语气”。
跟“鸡排哥”聊天是她去买鸡排的一大原因,她好奇他会怎么逗笑自己。在她看来,他的肢体动作很有意思,语速也快,喜欢用英语的语法说中文,而且对每个顾客的态度很好,“我觉得没有人会拒绝这种人”。
小甜甜发布的视频。图/@甜甜小圆圈
21日上午,她发布了另一条视频,后来被广大网友搬运并二创,“我心里有数”“这种场面我还是在控制”等“鸡排哥”的经典语录多出自于此。
按下“发布”键15分钟后,视频浏览量超过1万,她隐隐有些预感,“可能要火”,后来数据的增长完全超出想象。截至9月26日晚,这条视频点赞量达189.8万。而早在当天下午,就有官方媒体找到她,几大社交平台也想联系“鸡排哥”,她意识到,这次他可能要火出景德镇了。
当天,她去了“鸡排哥”的摊位,当时主要还是本地人在排队,但这之后,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来了。网友催她去直播,开播第一天,她的直播间观看人数就超过了8000人。
“我觉得他火是必然的。”在小甜甜看来,“鸡排哥”很注重方式方法,干什么都会成功,“他请顾客帮忙打开塑料袋,用自己的语言让顾客舒服,心甘情愿地去帮他,顾客听得开心,还有参与感。”
【3】健谈有梗,像个主持人
突如其来的走红,“鸡排哥”本人在面对镜头时表示,并不感到十分意外。他坦言,早在三四年前,自己就已经是景德镇小有名气的摊主。但他没想到这一次竟火出了当地。
李俊永今年48岁,江西南昌人。6岁来到景德镇后,在这里读完小学、初中和技校。毕业后,他先在分配的工厂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出来单干,去南昌学了三年厨师,配菜、炒菜,一个人能支起几桌饭菜。
学厨归来后,他在景德镇做过一两年厨师,但工资难以支撑生计,1996年起,李俊永索性支起了小吃摊,做起了摊贩。
这些年,他卖过土家酱香饼、鸡蛋饼、凉皮,还支过烧烤摊烤羊肉串,后来他主要做里脊肉饼和鸡柳鸡排。李俊永侄子记得,光卖鸡柳鸡排就卖了足足有10年。
二十多年的摆摊经历,李俊永不觉得腻,这不仅是他谋生的方式,更是他热爱的工作,尤其看到自己制作的小吃受到顾客喜爱时,总是充满动力。
从一开始摆摊,他的生意就不差。做小吃这行,学校周边是他的“主战场”。他笑称自己特别有“小孩缘”,摊子前总围着一群学生。不少孩子即便毕业升学了,还会特地骑车回来买。久而久之,他和不少学生成了朋友,学校的大小消息他总能第一时间掌握,用李俊永的话说,“就像我的‘卧底’一样,有时候会跟我说今天星期六别来哟,今天我不上课。”
李俊永的顾客不限于学生,不同年龄层的成年人也爱光顾他的生意。余蕾就是他的忠实顾客之一,她不仅自己爱吃,还带着妈妈一同光顾。在她看来,李俊永的鸡排味道可口,本人也格外热情、记性好,“每次我一过去,他就说‘老朋友你来了’,而且要几份,什么口味,他都知道。”
余蕾喜欢听李俊永说话,在她的记忆里,李俊永摊位前总是欢声笑语,他不仅健谈,还特别有梗。有一次自己忘记提前打开塑料袋,李俊永看着她一本正经地说,“老朋友,可以打开你这两个小袋子吗?”余蕾一边分享,一边手舞足蹈地模仿起来,“(李俊永)每次说话跟跳舞一样,很搞笑。”
张张(化名)每次见到李俊永的摊位,总会买上两个鸡排。她觉得,李俊永更像一个“主持人”,能把排队等候的顾客安排得明明白白。一次她问“鸡排还要等多久”,李俊永认真地比划着流程“做完这个做这个,做完这个做这个,等一下就到你了。”再追问他“能不能忙得过来”,李俊永自信表示,“这点场面我还是控制得了的!”
她还记得,半年前李俊永急着挪摊位,招呼她一起跟过去,“他说有个仿冒他的摊主,会占了他的位置,他现在必须要赶过去,不然大家会以为那个是他。”张张笑着说,旁边有熟悉李俊永的摊主补充道,“他在逗你呢!”
谈及李俊永,老顾客们总有无数的细节分享。在他们看来,李俊永的走红并非偶然。小甜甜认为,”我觉得他是有个人魅力在的,像小太阳,不只是他,他家所有人都是乐呵呵的。“
李俊永妈妈在帮忙。图/九派新闻
李俊永火了之后,家里人都来帮忙,网友们还亲切地称之为“鸡排世家”,李俊永妻子的鸡排摊,摆在李俊永的斜对面,李俊永的妈妈和二舅哥负责鸡排下锅前的裹料。后来,侄子、小舅哥也都来帮忙,一家人按照各自的分工,热热闹闹地忙碌着。
【4】“压力很大”
被流量击中后,李俊永成了小吃街的 “话题中心”,不管是排队的食客、相邻的摊主,还是路人,话题总离不开 “鸡排哥”。
有人盘算着,“这么多人排队,肯定得大赚一笔”,也有人看着李俊永的身影,担忧地讨论:“每天从下午忙到半夜,他能撑到国庆吗?”
挨着李俊永的摊贩,这两天因为他的火爆,也多了不少生意,顾客也朝着他们打听李俊永的消息,询问是否羡慕,一名卖鱿鱼的摊主直言,“我不羡慕,他从来没停过,没办法休息,回家还要备货。”但话锋一转,他又笑着说,“我要是这么火,我一天能赚好几万。”
被人群层层包围的李俊永,还努力保持着往日的幽默,但李俊永的家人觉得他“现在很紧绷,压力很大”。
爆火前,李俊永每天上午在中学门口卖里脊肉饼,下午到景德镇市第五中学附近卖鸡排鸡柳。走红后,他将上午的出摊计划取消,专心准备下午的出摊,但原定八点半收摊的计划,每晚都在延长。
李俊永怕来的客人失望,一边努力多备点食材,一边施行了限购举措,希望多一些人能尝到。然而,即使每天炸到晚上十点半,仍有顾客没能买到。“其实永远炸不完的”,李俊永家人说,周三晚上本打算7点截单,但是李俊永怕辜负没吃到的食客,最后作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