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届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出海”成为现场高频关键词。
“现在中国企业已进入出海2.0阶段,新的挑战是把整个供应链一起带出去。”渣打中国交易银行部总经理张荧在展台向记者介绍,为了满足当前企业出海对资金链的更高要求,渣打银行在本届进博会重点呈现了一系列服务出海的创新成果。
这样的服务创新不仅局限在金融展商。从金融、咨询、数据、供应链到合规认证,服务贸易展区内形成了一条覆盖中国企业出海前、中、后的全方位“服务支撑链”。
随着中国企业的出海目标从“卖产品”转向“建体系”,这些“引进来”的服务力量正指向同一个目标——为中国企业铺就一条“走得稳”“走得远”“走得顺”的高质量出海之路。
走得稳:金融与数据筑牢出海基础
稳健的金融服务和可靠的数据支撑,是企业出海的底座。想要“走得稳”,这是企业必须重视的领域。
“我们针对不同企业在出海的不同阶段,打造了量身定做的金融解决方案。”张荧介绍。
尤其针对资金流更脆弱的中小企业,渣打银行在本届进博会升级发布中小企业“出海通”,包括为企业提供多币种、多市场的跨境支付与结算服务,提供一体化的全球账户服务,提供全球企业网银,为客户配备专属全球客户经理、本地服务团队、产品专家团队等,旨在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跨境结算不畅、融资渠道有限、汇率风险加剧及海外配套资源不足等痛点。
“人民币跨境结算”也是渣打银行展示的重要内容。张荧透露:“从贸易融资的角度,随着当前人民币利率下行的通道,资金成本下降,越来越多企业选择以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渣打正在通过人民币融资产品,帮助企业在跨境运营中实现更低成本和更强的风险对冲能力。”
如果说金融让企业的“资金链”稳住,那么数据则让企业的“信息链”更清晰。邓白氏展台悬挂的圆形大屏上显示着“数据链动全球”的主题语。在本届进博会,邓白氏发布了“企业出海全链路解决方案”及首款面向C端用户的全球企业信息平台“龙易查”。这一平台收录全球8.5亿家企业数据,以更低门槛赋能中小企业核查海外客户的信息、股权和诉讼风险。
服务贸易展区渣打银行展台。
同时,邓白氏还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区域出海平台提供数据支持。“我们将企业数据库嵌入区域出海平台后,企业可一键获取目标市场信息。”邓白氏产品销售与解决方案部经理孙航介绍,这种“数据嵌入式服务”正成为地方政府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新模式。11月6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与邓白氏达成战略合作,在进博会现场举行签约仪式,共建“中企出海全球商业数据服务平台”。
普华永道则聚焦企业治理与风控,为跨国运营提供体系化咨询。普华永道中国合伙人钱剑虹认为,“出海不是简单的市场扩张,而是一次全球治理能力的重塑。”她指出,企业要在国际化过程中同步建设财务管理、数据安全与文化沟通机制。
走得远:物流与供应链延伸全球版图
稳定、高效、低碳的跨境物流与供应链体系,正成为企业出海能否“走得远”的关键。
今年,服务贸易展区汇聚了全球主要港口、货代与供应链企业。冯氏、丸红、迪拜环球港务集团等展商集中展示物流数字化、绿色运输和多式联运方案,呈现出中国与全球供应链深度互联的新趋势。
其中,丹麦货代巨头得斯威是首次参加进博会。“企业出海需求正从分散物流升级为全球供应链协同,韧性、合规、效率是核心挑战。”得斯威中国空运及海运高级执行副总裁曹滨惠表示,今年得斯威在进博会展台呈现其覆盖空、海、公路运输及合同物流的全球供应链服务生态,重点展示在数字化、低碳化及全球协同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曹滨惠介绍,得斯威已在中国专门成立中企出海战略客户团队,并获得全球各大洲资源的支持。“通过智能化的全球物流网络管理平台,确保供应链各环节可视化、可管控,让客户能够专注于核心业务拓展。”通过与国际航空公司、船公司的战略合作,得斯威已开通每周16班中国至欧、亚、北美核心圈空运包机,及超180班海运拼箱直航。
服务贸易展区德斯威展台。
在展区另一侧,中远海运展台展示的全球港口组合与数字化供应链服务,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基础设施边界。从比雷埃夫斯港到阿布扎比码头,再到汉堡港和泽布吕赫港,一张以中国为核心、辐射全球的稳定物流网络正在形成。
走得顺:合规标准护航经营落地
每一家中国企业“出海”,很难避免“人生地不熟”的问题。而合规,成了企业发展壮大路上必须要逾越的关口。
在SGS工业服务产品认证和氢能技术总监李亚飞看来,中国制造企业出海面临着共性挑战,简言之,就是对更全面地把握法规要求缺乏充足准备。
以欧盟为例,作为传统投资热门所在地,企业对于产品的CE认证并不陌生,而如果要出海投资建厂,就需要将当地环保、消防、能效、网络安全、特种设备使用等一系列法规要求考虑在内。
例如,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李亚飞认为,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等法规,可能成为中国出海企业的新“门槛”。就拿CBAM来说,其初期针对的是水泥、电力、化肥、钢铁、铝及氢等产品,未来可能会扩大适用范围,将电池、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原材料的进口也纳入碳关税的征收范畴。这就要求企业准确核算产品碳足迹,对中国企业出海的成本构成挑战。
与此同时,合规工作的碎片化也让排除漏洞风险、做好全面的战略规划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企业需要的是全球性、全链条的综合服务。
这一点,似乎成为了服务贸易展商们的共识。与SGS展位相邻的全勤生欧坚网络、欣海报关,则为优化服务贸易提供了“数智”新方案。
欧坚网络、欣海报关副总裁汪敏介绍,欣海国际报关已构建起以通关为核心,涵盖外贸、货代、运输、仓储等多元化服务的一体化智能体平台。本次在进博会上首发的新品AI报关制单系统已于11月正式落地,在跨境贸易数智平台“云贸通”上运行。
在服务贸易展区欣海报关展台,展商正在向专业观众介绍服务。
“这次AI系统完整学习、整合了海关以及原来检验检疫的所有相关政策法规。无论你输入哪种商品,系统都会提示该商品所需要符合的全部相关条件,并在制单系统中直接呈现。如果在打单过程中出现逻辑错误或法规条文上的冲突,系统会立即提示和预警。这样一来,我们就将过去依赖专家复审的工作,提前在制单环节实现了合规。”汪敏表示。
目前,该系统的出口部分依靠自研已相对完备。除了智能归类查询,平台还实现了智能原产地证认证、港到港产期运价查询、运输碳排放测算等服务,帮助企业控制外贸风险,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