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数码博主爆料称,中国联通总部已下发通知,将对苹果 eSIM 项目进行业务支撑。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行业内激起千层浪。
结合此前苹果 iPhone 17 Air 将完全推行 eSIM 且取消 SIM 卡槽的传闻,不难推测,中国联通此举极有可能是在为这款新机的到来做充分准备。
据了解,苹果 iPhone 17 Air 受限于仅 5.5mm 的超薄机身,从内部设计层面就彻底摒弃了 SIM 卡槽。对于 iPhone 17 系列的其他三款国行机型,目前虽尚无 100% 确切的信息,但无论是继续保留物理 SIM 卡槽,还是跟随 iPhone 17 Air 的脚步彻底移除,都足以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
其实,eSIM 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本质上是电子化的 SIM 卡,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在,可通过网络下载至移动终端,从而实现设备连接上网、接拨电话、发短信等功能,与传统的普通 SIM 卡功能并无二致。早在 2011 年,苹果公司就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申请了虚拟 SIM 卡专利,并于 2014 年 9 月首次将 eSIM 卡概念应用到 iPad Air 2 产品中。此后,全球众多运营商纷纷积极响应,亚太电信等全球五大电信公司于 2014 年 11 月 1 日起开通 eSIM 服务。然而,在中国,由于几大运营商发展意愿不高,eSIM 的普及进程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直至 2022 年 9 月 15 日,工信部表示正组织相关单位研究推进 eSIM 技术在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及智能手机设备上的应用,待条件成熟后扩大其应用范围。
如今,除了苹果有望在 iPhone 17 Air 上大规模应用 eSIM 技术外,国内其他手机巨头也纷纷在这一领域发力。据媒体报道,华为将率先推出支持 eSIM 的新款三折叠手机,这款手机极有可能成为国内首款商用 eSIM 的智能手机。不仅如此,后续发布的华为 Mate 80 系列也可能有一款机型支持 eSIM。OPPO 相关负责人也向媒体透露,预计今年年底会有首批支持 eSIM 的手机上市。这一系列动作表明,eSIM 技术正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各大手机厂商布局未来市场的重要方向。
对于中国联通而言,对苹果 eSIM 项目进行业务支撑,不仅是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捕捉,更是其在通信技术变革浪潮中抢占先机的关键举措。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目前暂不确定 iPhone 17 系列是否真如传闻那般没有卡槽,但联通已做好针对 iPhone 无卡槽情况的相应支持准备,营业厅后续可能会开展 eSIM 的办理操作,不过具体还需等待进一步通知。相比之下,移动、电信多家营业厅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尚未接到相关通知。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eSIM 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为手机行业带来诸多变革。在手机设计方面,取消 SIM 卡槽能够释放更多的内部空间,使手机在追求轻薄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手机的防水性能。在用户体验层面,eSIM 让用户更换运营商变得更加便捷,无需再前往营业厅更换 SIM 卡,在网上即可轻松完成申请,真正实现了 “空中写卡”。此外,eSIM 还能轻松实现一机多号,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然而,eSIM 技术在国内的全面推广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焦点,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加密机制与监管体系,确保用户信息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老年用户群体对 “无卡操作” 的接受度较低,在他们看来,传统的实体卡更加可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eSIM 的普及速度。再者,运营商需要重构计费系统与号卡管理流程,这一过程不仅复杂,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