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刘海粟美术馆(分馆)启幕“行观——汪家芳艺术作品大展”,这不仅是一场重量级艺术盛事,也标志着美术馆历经15个月的升级改造后,正式以崭新面貌向公众重新开放。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汪胜洋,普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东昌,市文联副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市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丁设出席。
“行观”深意与艺术还乡
展览主题“行观”,凝练了艺术家汪家芳的创作理念与人生感悟。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以及土生土长的普陀人,汪家芳阐释道:“行观”既指艺术家不断行走与观察,拒绝闭门造车;也寓意观众在展厅中移步换景,与作品展开深度对话。他特别强调,选择在焕然一新的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举办这次个展,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艺术还乡”,旨在“抛砖引玉”,吸引更多艺术力量汇聚普陀、共建上海文化图景。
展览系统梳理了汪家芳近年来的创作脉络,汇聚120余件代表作,尤其突出《浦东》《初心》等城市题材的宏幅巨制。而为家乡创作的新作《印象普陀》与《M50创意园区》同样备受瞩目。
《印象普陀》作为一幅宽达6米的巨幅情感地图,以蒙太奇式的水墨语言,将长风公园、环球港、真如寺、泰来坊等不同空间的地标融为一体,记录下艺术家对故土六十七载的深厚情谊。《M50创意园区》以四幅组合小品的形式,多角度地呈现了创意园区的风貌。画作不仅笔触自由放松、色彩丰富,更在即兴的挥洒中流露出鲜活的生命力。这种不拘一格的艺术处理,仿佛直接切入都市肌理,展现出城市内在的灵动节奏。
《印象普陀》
《M50创意园》
空间焕新与观展体验升级
焕新后的美术馆在硬件设施上全面提升,给首批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我是从虹口区来的。”市民糜国秀在参观后称赞道,“场馆非常高档、开阔,展线流畅,灯光效果也很专业,看水墨画特别舒服。”市民任文荣则对展览内容深有感触:“这些作品既写实又充满山水意境,不仅唤起我们年长者的回忆,也帮助年轻人了解上海的历史变迁,感受海派艺术和中国画的魅力。在如此现代的美术馆中,看到如此有底蕴的传统艺术创新,让文化自信变得具体可感。”
据介绍,刘海粟美术馆(分馆)馆内面积约3838平方米,设有3处独立展厅,并配有美育空间与多功能活动区等配套场所。馆内通过空间重构与动线设计,打造“移步易景”的沉浸式观展体验,数字化设施覆盖展陈空间,是呈现海派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高品质平台。
未来,普陀区文旅局将持续深化文化品牌的打造,进一步指导刘海粟美术馆(分馆)引入跨区域的优质文化资源,将高品质文化拓展至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城市,让艺术走出普陀、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与此同时,将通过一系列高质量展览与活动,吸引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乃至全国的艺术家来普陀走走看看,汲取灵感、文化交流,为他们打造更广阔开放的创作舞台。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指导,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普陀区始终将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区域软实力、增进民生福祉的核心抓手。刘海粟美术馆(分馆)的改造焕新与《行观》大展的开幕,既是区域文化发展的缩影,更是市民美育事业升级的实践,彰显着普陀对文化品牌打造的持续深耕与坚定决心。
主题
行观——汪家芳艺术作品大展
地点
刘海粟美术馆(分馆)普陀区铜川路1869号
时间
2025年10月18日—11月30日 9:00—17:00(周一闭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