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言
5月15日,XR研究院创始人朱殿荣探访了Rokid公司,带着网友们关心的问题深入了解情况。期间,他与Rokid创始人Misa(祝铭明)展开了深度对话,与市场部和研发部团队充分沟通,并与央视财经周运老师等专业媒体人士进行了交流。朱殿荣还获邀进入Rokid研发中心,参与了晚间的研发内部会议,获取了大量Rokid的第一手信息。
02
发货时间与发货次序
此前网上有传言Rokid Glasses将推迟发货,针对这一问题,朱殿荣直接当面向Misa求证。Misa回答斩钉截铁:"当然是准时发货。"当问及具体日期时,Misa表示将在6月下旬开始发货。
Rokid采用了分批发货模式,具体优先级规则如下:
第一优先级:先锋F码用户
购买过9.9元先锋F码的用户为发货第一优先
具体发货时间将通过短信通知
因接口问题无法导入第三方购买码顺序,按F码用户整体优先出货
第二优先级:9.9元预约用户
在官方平台店铺(官方小程序、天猫、京东、抖音)参加9元预约活动的用户
按预约时间顺序发货
非9元预约用户将在已预约用户之后发货
第三优先级:其他预约用户
在官方平台店铺参加0元、0.01元、1元预约活动的用户
按预约时间顺序发货
向已完成预约的用户发货
更多详情请见Rokid官方说明:《Rokid Glasses 预约与发货说明》
03
订货25万台,F码被热炒
在交流过程中,Misa透露Rokid眼镜的订货量已突破25万台。他坦言,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保障产能,确保能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产品交付。
与此同时,由于先锋F码持有者不仅能优先获得Rokid Glasses,还能享受专属价格优惠,市场上的巨大需求已催生了F码二手交易现象。XR研究院发现,闲鱼平台上出现了F码转售情况,价格从500元至1900元不等。此外,XR研究院还发现AR爱好者社区的微信群中出现了用户主动求购F码的情况。
咸鱼出现F码,图源:咸鱼
04
外观升级:轮廓更柔和更具亲和力
相比此前曝光的外观,Rokid Glasses进行了设计优化。比较显著的调整是横梁位置的下移。从视觉效果来看,早期设计中横梁位置偏高,佩戴后容易营造出一种略显凶悍的面部表情;而经过调整后,下移的横梁使整体轮廓更为柔和,佩戴者的脸型展现出更强的亲和力。
朱殿荣佩戴设计优化后的Rokid Glasses,图源:AR圈
05
实现“自动驾驶”的“第三代提词器”
在功能方面,备受关注的提词器功能迎来了一项极具人性化的创新,朱殿荣将其形象地称为"自动驾驶提词器"。
Rokid Glasses提词器实现“自动驾驶”
传统AR眼镜提词器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代操控依赖手机或镜腿触控翻页,使用者需在手机上操作或滑动镜腿上的触控板,这种方式容易被旁人察觉,缺乏自然与优雅。第二代操控模式引入智能戒指,通过滑动戒指实现翻页。尽管这种方式相对隐蔽,但实际使用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用户难以掌握精准的滑动力度,容易造成误操作;同时,戒指体积较大且需佩戴在食指上,这对于身居要职的领导尤其是已婚人士而言可能产生尴尬局面:众所周知婚戒通常佩戴在无名指上,若突然出现一枚戒指在食指上,容易引发不必要的揣测与误会。
行业一直在寻求更加智能的第三代解决方案,而Rokid成功实现了这一突破——提词器的"Self-driving"。这项技术能够让眼镜实时聆听用户发言,智能识别内容并自动进行翻页预测。朱殿荣亲自测试后发现,系统预测准确度极高,且具备灵活适应能力:用户无需严格按照稿件顺序朗读,即使跳跃式阅读(如略过中间段落直接跳至后文),提词器也能智能识别并自动定位至相应位置,实现了名副其实的"自动驾驶"体验。
朱殿荣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周运老师就此功能进行了交流。周运老师介绍,电视台不仅配备了专业提词器设备,还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翻页操作。然而,周老师表示,即使是这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在实际播报过程中也会出现难以与主持人节奏完全同步的情况。在体验Rokid的"自动驾驶提词器"后,周运老师对这项技术给予了肯定,认为这种智能化的自动翻页技术甚至比传统人工操作更精准、更自然。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周运老师与朱殿荣交流,左:周运,右:朱殿荣
06
超长音频续航
在日常使用场景中,音频续航能力是评估AR眼镜和AI眼镜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音频(耳机)功能作为用户最常使用的功能,覆盖了听音乐、接听电话和视频电话等核心应用场景,其连续播放时长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目前在海外市场广受关注的雷朋Meta眼镜,在没有显示功能的情况下,其音频连续播放时长仅约3小时。这一限制在日常通勤、工作或休闲场景中显得尤为明显,用户往往需要频繁为眼镜补充电量。当电量耗尽时,用户必须将眼镜放回专用充电盒中,这一充电依赖性在客观上限制了产品在长时段使用场景中的实用性。
在此次技术交流中,Misa分享了一项Rokid团队开发的"续航黑科技"。这项技术突破了当前行业的续航瓶颈,使Rokid Glasses的音频连续播放时长提升至5小时,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特定使用条件下,这一时长甚至可以延长至7小时。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整个工作日或长途旅行中持续使用眼镜的音频功能,而无需中断体验去寻找充电设备,大大提升了产品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Rokid Glasses音频续航与AirPods对比,图源:AR圈
07
研发内部会议,泄露Rokid“小秘密”
朱殿荣的探访行程贯穿整个白天,甚至延伸至夜间,他特别获准进入Rokid研发中心,并有机会参与一场内部研发会议。这场会议于晚上8点开始,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在传统会议室进行,而是在研发中心的开放式公共区域——一个配备大屏幕和长条会议桌的协作空间。
出席会议的核心人物包括Rokid创始人Misa以及负责软硬件开发的研发部门主管。会议中,各研发负责人详细汇报了最新进展和面临的技术挑战。随后,Misa与开发团队就关键障碍点展开了深入讨论,最终确定了清晰的解决方案、具体行动计划及各环节责任人。
Rokid研发内部会议实景:图中黑衣坐姿者为Rokid创始人Misa,大屏幕上呈现AR眼镜与手机界面的交互图像,团队成员正讨论产品研发进展。图源:AR圈
在参加研发会议期间,朱殿荣偶然发现了几项Rokid尚未公开的产品计划。
首先,除了已知的黑色款外,Rokid即将推出墨绿色等多种配色,更令人惊喜的是将有采用特殊材质的限量版本——镜腿可能采用柔性玻璃材质。
其次,朱殿荣还瞥见了一款可能面世的"黄金版"眼镜渲染图,这一版本将在眼镜框架上巧妙镶嵌真金装饰元素,定位明显面向高端市场。
第三个"小秘密"是Rokid "胶囊电池"。这款电池采用磁吸式连接,可稳固附着于镜腿末端。据Misa介绍,配备此电池后,Rokid Glasses的续航能力将提升至原有水平的三倍。这一改进使得设备在视频直播等高耗电场景下,可实现长达三小时的连续工作时间。作为对比,根据XR研究院的实测数据,同类产品雷朋Meta在类似应用场景下的持续工作时间约为45分钟。这一显著的续航优势,很可能使Rokid "胶囊电池"成为内容创作者,尤其是需要长时间拍摄的视频博主的得力助手。
朱殿荣现场测试了这款胶囊电池,重约7克,采用磁吸连接设计,即使在头部剧烈运动时也能保持稳固连接,其轻量化设计使得额外负重几乎不影响整体佩戴舒适度。他注意到当前工程样机与耳部存在轻微接触干涉,对此Misa明确表示,量产版本的外形轮廓将进一步优化调整,完全消除这一细节问题。
朱殿荣体验了搭载“胶囊电池”的Rokid眼镜,电池磁吸在镜腿末端——Misa透露,这款配件可使眼镜续航能力翻三番。图源:AR圈
08
写在最后
除却文章中展示的功能外,朱殿荣还在Rokid实验室亲身体验了多项尚未对外披露的新技术。受限于Rokid的保密要求,这些新特性暂不便详细描述。值得一提的是,朱殿荣获悉这些新功能已被正式纳入产品迭代路线图,预计将随着产品正式发布或后续软件更新而逐步呈现,部分功能则计划通过OTA空中升级方式推送至用户设备。对于这些即将到来的“黑科技”,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AR圈』携中国AR科技闪耀中欧建交50周年盛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