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以“健康第一、以体育人、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探索出一条技术赋能教育的新路径。该校依托智能设备、大数据分析和跨学科融合,构建了覆盖学生身体健康、学习能力、公民素养的立体化评价体系,成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标杆案例。
健康小屋与智能手环:精准监测学生体质
走进三道街小学,西侧树荫下的红色“健康小屋”格外引人注目。这间小屋配备了身高体重仪、肺活量测试仪、视力检查仪等智能设备,供学生随时自助检测健康数据。二年级学生胡熠辰表示:“以前每月去商场测身高,现在每天大课间都能和小伙伴一起测数据,我还用小本子记录变化,看到进步特别开心!”
校长杜洁燕介绍,健康小屋的设立旨在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养成自主锻炼习惯。更深层次的健康管理依托于全校学生佩戴的智能手环。该手环可24小时监测心率、睡眠、运动量等14项指标,数据实时上传至学校健康管理平台,形成动态分析报告。电教主任胡峰强调,这套系统将学生健康分为“肌体健康、行为健康、体能健康”三个维度,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追踪,帮助教师和家长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体育教师胡秋荣举例,曾通过手环数据发现某学生体育课心率异常,及时调整训练强度,避免运动损伤。五年级学生周乐涵反馈:“手环让我知道每天需要多少运动量,作息更规律,上课注意力也更集中。”
跨学科融合:数学接力赛与AI运动打卡
智慧教育不仅关注健康,更注重学科融合与综合素养提升。该校创新设计的“口算接力赛”将体育竞技与数学练习结合:学生需先跑完30米,再解答三道口算题,正确后方可传递接力棒。数学教师刘颖表示,此类活动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在运动中提升思维敏捷性。
课后,智慧教育延伸至家庭。学生通过平板上的AI运动软件完成跳绳、仰卧起坐等打卡任务,软件自动计数并纠正动作姿势。家长陈先生称赞:“孩子主动拉我一起锻炼,家庭关系更和谐。”
数字画像与综合评价:从分数导向到全面发展
自2014年起,该校逐步构建“公民素养、身体健康、学习能力”三维评价体系,并于2019年整合为“学生数字成长画像”。通过“智慧校园”APP,教师可实时评价学生在19项关键能力中的表现,生成个性化成长数据库。
党总支书记尹慧红指出,数字化转型推动学校从“成绩优先”向“健康第一”转变。作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三道街小学将数字技术融入德智体美劳全领域,关注心理健康、科学素养等同步提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经过六年实践,学校学生肺活量、坐位体前屈、跳绳等体测成绩大幅提升,近视率持续下降。2022年,学校入选教育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案例”,成为武汉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小学。
未来,学校计划深化数字技术与五育融合,探索心理健康监测、劳动教育数字化等新领域,为全国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经验。正如尹慧红所言:“技术重塑教育形态,但核心始终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以数字技术为翼,打破传统教育边界,构建起“监测—评价—干预—提升”的闭环体系,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在这里,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推动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核心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