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以来,多家经营香港优才计划的中介公司陷入争议。近期,多位申请者爆料称申请优才被拒后,中介公司拒绝按承诺退款。记者探访发现,部分中介公司注册地已人去楼空,其股东工商信息也有变动。申请者认为中介公司作用寥寥,夸大申请难度,服务水平难让人满意。香港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也曾公开表示,优才计划申请流程指引清晰,不鼓励通过中介申请。
为了吸引高技术人才赴港定居,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来推出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以下简称优才计划)。为了提高申请效率,或是提高成功率,不少申请者选择通过中介公司提交材料,并为此支付了数万元的费用。
不过2024年底以来,多家经营香港优才计划的中介公司陷入争议。2024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对优才计划实施改革,简化申请流程的同时提高了门槛,政策变动导致部分申请者因条件不符遭拒。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收到来自全国的多位申请者爆料,称自己近期申请优才被拒,而中介公司原本承诺申请失败将部分退款,如今却以百般理由搪塞。
退款需求集中爆发,有中介公司甚至选择“摆烂”消极退款。2025年3月,记者探访了爆料人反映的深圳两家中介公司,发现其中一家公司注册地已人去楼空,而另一家也仅剩几名员工维持运营。记者还注意到,这两家公司股东的工商信息近期也都发生了变化。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部分受访者认为,上述“优才计划”申请中介不仅会在前期夸大申请难度制造焦虑,还在申请文书中使用通用模板,服务水平难让人满意。
实际上,官方也并不鼓励通过中介参与优才计划申请。香港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回应记者时表示,相关申请流程都是网上进行,而且给出了明确的指引,其认为已经比较简便。
多人申请优才计划失败后,中介公司拒绝按承诺退款
“我们2024年2月和深圳市保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保未来)签合同办理优才,最终优惠价是3.7万元,如果办理不通过可以退2.2万元。”刘明杰(化名)近日向记者表示,2025年1月深圳保未来表示申请无法完成,但公司却只愿意退还5000元。他还表示,在一个上百人的维权群中,很多人都在等待退款。
和上述情况类似,林雪(化名)发现事情不对劲时,已经是2025年2月了。她在2023年8月就和深圳保未来签约,当时支付了5万元,公司承诺如申请失败可退款4万元。“今年2月公司说申请被拒,但4万元只能退20%的现金(即8000元),剩余金额发放等值代金券。事情去年底就开始发酵了,只是我们知道得晚。”
客服提供的解决方案。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除了深圳保未来,有申请者在其他中介公司也遭遇了无法退款的情况。张瀚文(化名)告诉记者,他2023年下半年和深圳市港生移民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港生)签订4万元的服务合同,2024年年末得知申请失败后,开始办理退费手续。“但他们以各种理由搪塞,总之原本应退的2万元只愿意给几千元。沟通了多次还是不能全额退款。”
深圳港生办公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近日,记者探访了深圳保未来注册地,发现此地已“人去楼空”,玻璃门上还能看出公司标志,大楼前台公司人员表示,公司已经于3月3日退租。
3月中旬,记者曾以消费者身份来到深圳港生办公室,有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有几个客户等着退款,“我们这边处理的客户太多了⋯⋯都是慢慢来,不是一下子全部退了,是分为几部分退,每个人具体情况也不一样”。
4月7日下午,记者再次探访了深圳港生办公室,发现公司已变得“空荡荡”,一名男子告诉记者,因为行业变化,公司部分销售人员已离职,目前公司只剩他在内的约四人,负责文案、客服等业务。
深圳保未来注册地,已人去楼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据申请者反映,深圳保未来和深圳港生均为广东省因私出入境移民协会会员单位。记者近日以消费者身份致电该协会,接线工作人员表示,从事相关的移民中介业务只需完成工商注册即可,不需任何特殊资质或执照。而且协会主要负责管理会员之间的矛盾,对于合同纠纷,该协会只能对公司进行提醒。协会官网显示,其共有213家会员单位。
深圳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告诉记者,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可以采取协商、请消费者协会调解、诉讼等办法。调解相对来说最便利、成本最低,但消费者保护组织的调解并没有强制力。此外,该中介业务还相对比较新,目前组织接到的投诉量不多,暂时不太清楚这一纠纷应由什么部门管理。
广东穗江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功武同样认为,中介公司违反民法典关于合同法律关系的规定,公司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其他方面可以调解但没有强制性。
据媒体报道,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3月表示,已立案调查深圳保未来。同时,该局已对深圳保未来设置风险预警,防止公司注销。有深圳市场监管系统人士也通过微信向记者表达,民事合同纠纷建议从法院渠道解决问题。
记者还发现,深圳保未来和深圳港生股东的工商信息均在近期发生了变动。天眼查显示,2025年1月,深圳保未来控股股东杭州保未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原有的6名股东悉数退出。深圳港生的控股股东深圳市港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则在今年2月发生了工商变更,该公司大股东、法定代表人由高江玉变更为陈顺。
申请者自述中介公司作用寥寥?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官网最新信息显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旨在吸引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以提升香港的经济竞争力。其中,综合计分制设有申请资格门槛,现行的申请资格门槛为符合12个评核准则的其中6个,考核范围包括年龄、学历、语言能力、工作经验、全年收入及是否拥有业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