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四省广大地区。中国军队用顽强和持续的阻击,以空间交换时间,打破了日本妄想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的图谋。
总台央视记者 闫素:这里是位于湖北武汉的龟山,放眼望去,可以看到长江与汉江在这里交汇,水运十分便利。此外,这里也是当时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沿平汉铁路北上可抵中原腹地,沿粤汉铁路南下可达华南沿海。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后就开始图谋攻占武汉。
1938年6月11日晚上,日军在大雨的掩护下突袭安庆,武汉会战正式打响。中国军队在武汉外围数千公里的战线上陈兵百万,以武汉为核心,构建起一条跨越豫、皖、赣、鄂四省的巨大防线,同日军展开了一系列英勇的作战。
1938年8月初,第9战区第一兵团等部队与侵华日军在南浔铁路两侧展开激战,中国守军利用周围的山地优势重创日军及其增援部队。
1938年8月下旬,在大别山战线,侵华日军兵分两路向中国守军阵地展开进攻,左路日军在富金山遭遇了宋希濂指挥的第71军的顽强阻击。右路日军在潢川撞上了一代名将张自忠。中国军队英勇抗击,对疯狂来犯的日军四个师团分别予以沉重打击。
在武汉会战中,中国空军在苏联志愿航空队密切配合下,以沿长江进攻的日军为主要攻击目标,不断轰炸、扫射溯江而上的日军舰船及两岸日军,多次袭击日航空兵前进基地和野战机场,取得了重大战果。中国海军也在保卫武汉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水雷、重炮等阻击日舰,有力地迟滞了日军沿江进攻。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少军:日军所谓的推进过程当中也遭到了中国军队强有力的阻击。日军方面大伤脑筋,觉得完全不能达到他预先想象的快速进攻的目的。
早在1937年底,中国共产党就派出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人来到武汉,动员组织各界民众投身抗战,保卫武汉。1938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成立后,周恩来担任副部长,政治部第三厅则由共产党领导的进步人士组成,郭沫若担任厅长,负责抗日宣传工作。
总台央视记者 闫素:这里是位于武汉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当年第三厅正式成立后,以武汉为中心开展了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文化宣传运动,并组织开展自愿献金活动。我手中这张影印件是1938年7月12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当时武汉会战爆发已经一个月,战况非常激烈,这张报纸上记载到,武汉及全国千百万民众在国难危急时刻积极踊跃献金。从沦陷区来到武汉的同胞把节衣缩食的钱献了出来,许多老年人献出多年辛苦的积蓄,无数车夫、男女工人、小贩纷纷献出自己的血汗钱,妇女、儿童也捐出耳环、戒指,百家锁。献金台前,民众情绪异常热烈,不仅要保卫武汉,更要用全民族的力量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带领下,纪念“七七事变”爆发一周年、支援抗战的献金活动持续五天,参加人数50多万,捐款金额高达100多万法币。中国共产党还通过第三厅将分散的工会、商会、学生组织统一起来,为军队赶制军服,提供救护、炊事服务等战时支援。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了华中抗日游击根据地,成为插向侵华日军背后的一把尖刀,敌人被打得胆战心惊,日夜不得安宁。
1938年9月,在日军向长江锁钥田家镇要塞大举进攻前后,新四军对日军的交通线和补给线进行了一系列袭扰和破坏。新四军的抗日游击战直接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并且牵制了日军向武汉进攻的力量。
1938年9月,武汉会战的形势日益紧张。
9月下旬,日军第106师团进至江西德安以西万家岭地区,第9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组织3个军兵力设计将敌军合围。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少军:这个包围圈最后缩到什么程度,日军106师团的师团司令部离中国军队只有700米的距离。日军自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还没有这么大的败仗,重挫了侵华日军的气焰。
日军伤亡惨重,陷于绝境,连续多日派飞机空运弹药、粮食,并派兵前往救援。10月9日,中国军队选派敢死队向敌发起进攻,经过一夜血战占领万家岭阵地。此战给予第106师团以歼灭性打击,并重创了增援的日军,史称“万家岭大捷”。
总台央视记者 闫素:这里是江西九江市德安县的万家岭大捷纪念园。纪念墙上以浮雕的形式镌刻了部分万家岭大捷中参战的将士,并一一记录下他们的英名。还有许许多多参战的将士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的英勇与牺牲将会被历史永远铭记,被后人深切缅怀和无限敬仰。
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毙伤日军近4万人,打破了日军妄想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的战略计划,也为抗战物资和民众向后方的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武汉会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转折点。
(总台央视记者 闫素 常江 李子国 倪晶依 湖北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