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央视记者 徐卓阳:链博会“上新”以后,我就去“探新”,两天时间,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热”。首先是因为夏季举办的链博会,场馆外的温度高,场馆内的热度更高,而这个热度也是围绕着一个又一个新品发布展开的,可以说新品发布是本届链博会整个“热力图”当中一个又一个“热点”。跟大家分享我在采访中的两个小细节,第一个就是17日中午,已经到了饭点,但我周围大家都不动,都等着12点举行的“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活动,足见活动的吸引力有多大。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这两天下来,采访了大概二十家的参展商,但是没有哪一家参展商是我们到了展位之后,直接就能够顺利采访的,因为你都得老老实实地等待,到前来咨询参观的企业、高校,包括国际友人组织的参观团后面去排队,所以从两个方面,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看出链博会有多“热”。
把新品的首发首秀首展放到链博会上来,企业有何考虑?
对于很多参展商来说,他们为什么愿意把自己新品放在链博会上来首发?为什么选择此时,选择这里?总台央视记者对此进行报道。
视频加载中...
总台央视记者 徐卓阳:首先,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场”。一家太阳能电动车的参展商,说他们的电动车原本是打算卖到西欧的一个国家去,满打满算销量几千万辆,但是在中国,电动自行车现在的保有量是4亿辆,对比悬殊。这么大的市场谁不想要?因此现在的链博会,不管是对于国内市场也好,还是国际市场也好,无疑都是一个特别棒的首发平台。除此之外,参展商也知道,链博会区别于其他的展销会,参展商也不会去追求短期的成交,而是来这里寻找长期深度的合作伙伴。所以我也发现,他们带过来一些新产品,也还并不算尽善尽美。很多人都跟我说,可能还要有几个月才能正式投放市场,其中还有多少改进空间?他们也想听听现场这些专业观众的意见,可以更好地改进,而这些改进空间,是不是也能帮助企业,针对性地寻找到长期合作伙伴?所以在我看来,企业之所以愿意将新品放到链博会首发,也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新”不是完成时的“新”,而是进行时的“新”。
首次设置的“创新链专区”,为何设置?
视频加载中...
总台央视记者 徐卓阳:今年的“创新链专区”打通了从知识产权确权、技术孵化到成果落地全流程,来的人很多,需求也很多元。首先从展示主体看,创新链专区将有14家机构和企业参展,既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也有我国的主管部门。高校来了,可能是到知识产权局专利库里查找专利,国际组织也想了解,有什么政府支持政策可以给到他们。大家也很关心一些高新企业,他们过来,有时候是希望能够寻找到一项具体的技术支持,这里也能为其提供与之配套的商事法律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
“公众日”你想去看看吗?逛展推荐来了
除了“专业观众日”,链博会还向社会大众开放。记者总结三条建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