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个省份举办或者新办足球超级联赛(X超)的热情空前高涨。
这其中的如意算盘也很好理解:体育先行,流量涌入,带动全省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心情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时候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操之过急,难免会“萝卜快了不洗泥”。
匆忙加码X超可能会有两个方面的直接后果。
第一,筹备匆忙,舆情风险就增大了。
以中部某省份足球超级联赛(简称“G超”)为例,G超揭幕战将于今(7月12日)晚打响。但是,在揭幕战还没有打响之前,球员参赛资格就率先被质疑了。
原来在2019年,在该省足协杯成人组比赛中,球员刘某因违反赛风赛纪,受到省足球协会终身禁赛的处罚。此后,刘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有悔改表现,多次向省足球协会提出申诉,表示自己非常热爱足球运动,希望减轻处罚。2021年8月,省足球协会按照《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2021版),对其当年的行为进行了复核和审查,并研究决定将对其“终身禁赛”的处罚调整为“禁止参赛18个月(2019年11月6日至2021年5月5日)”。
据今日(7月12日)该省足球协会最新情况通报:按照2025年该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竞赛规程,省足球协会赛前对全部参赛球员进行了资格审查和公示,认为刘某符合参赛资格。
这一情况通报发布后,仍有网友对该球员的参赛资格表达了反对的态度:能够被罚“终身禁赛”的行为肯定是很严重的错误,就这样轻易调整为“禁止参赛18个月”,难以服众。
赛事未开,公信力即遭议论纷纷,G超未来必然会在风雨中前行,凝聚共识的压力会巨大。
第二,学习一个优秀IP,并不意味着原样复制。
没有一个省份能够拒绝以体育赛事带动整个省份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
但是学习一个优秀的IP,并不意味着原样复制,而且这种复制很难成功。
这里面是有道理的:你原样复制一个优秀IP,那人们也会以优秀IP的标准事事比照你的所有行为,一旦达不到人们的预期,恶评就来了,你就很难做事了。
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标准定高了,事情就不好做了。
所以学习一个优秀IP,本质上是学习其精神内涵,而不是原样复制一番。
从这个角度来说,浙BA起码还是一次努力创新的尝试,至少人家选择了另一个球类赛道在奋力一搏。按照浙江官方的定位:“‘浙BA’是体育赛事,却并非常规赛事,将是‘体育+文旅’深度融合的新物种。”
浙BA“首战”比赛现场。 潮新闻 图
原样搞一个X超,还要火,真的太难了。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设计:王璐瑶
陈良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