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USB PD 3.1 规范在 2021 年就将 240 W 设为上限,但从 EPR 线缆标准的修订、控制器芯片与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的成熟,到散热方案与 EMC 认证,再到下游设备的兼容与固件支持,整个生态要真正成熟并完成量产与认证,需要大量的时间;再加上厂商的风险评估与市场推广准备,直到 2024 年底至 2025 年初,才迎来首批可量产、可购买的单口 240 W PD 3.1 充电器。
知名 3C 数码配件品牌绿联近日正式推出全新 Nexode 500W 氮化镓桌面充电器,凭借业界首款单口 PD3.1 240 W 输出和最高 500 W 的总功率,这款产品在此前的 CES 2025 展览会上给媒体和观众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充电头网也在近期发现这款现象级氮化镓充电器的国行版本——绿联500W氮化镓充电器已经正式上架了国内各大电商平台。我们第一时间入手并进行了测评与拆解,旨在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其内部结构。拆解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用于 240 W 单口输出的 USB-C 接口中,搭载了立锜(Richtek)最新的协议芯片。接下来,充电头网将带大家深入解析这款充电器及其协议芯片的设计与性能。
绿联 500W 氮化镓充电器
绿联500W氮化镓充电器延续了家族式设计,整体以 V‑0 级阻燃材质打造,确保安全的同时提升散热效率。机身表面喷涂金属漆,并辅以哑光处理,不仅带来低调的质感氛围,也有效避免指纹残留;底部硅胶防滑垫让它在光滑桌面上依然稳固不移,为日常使用提供更佳体验。
接口方面,绿联500W氮化镓充电器配置 5 个 USB‑C 和 1 个 USB‑A 接口。其中 C1 口支持 PD3.1 48V 5A 240W 满血输出,可满足高性能笔记本、移动工作站供电需求,其余 4 个 C 口单口最高 100W、A 口最高 20W。
充电器能够根据接入设备的实际需求动态智能调整输出,最多可同时为 5 台笔记本保持不低于 60W 的高效快充,真正做到了多设备齐充不冲突。在 6 个端口满负载工作时,总功率可达 500W,4/5 口同时使用亦能维持接近 500W 左右的总输出,充分满足各类设备的快充需求。
简单看过产品外观与性能,充电头网继续为您介绍其 240 W 单口输出的 USB-C 接口中所用到的协议芯片。
立锜RT7209
经拆解后,发现绿联500W氮化镓充电器 240 W 单口输出的 USB-C 接口中所用到的协议芯片采用立锜科技RT7209,这是一款高度集成的可编程USB PD控制器,支持USB PD3.1 SPR和EPR 48V规范,并通过了USB-IF PD3.1认证,支持3V至55V的工作电压,内置MCU,具有16kB的OTP-ROM和2kB的SRAM,内置反馈补偿机制,不仅减少了外部元件,还增强了瞬态响应。
RT7209支持PD3.1、PPS、UFCS等多种快充协议,还允许客户根据特定需求定制私有协议。该芯片内置了分流稳压器,使其在提供恒定电压或恒定电流输出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内置的反馈补偿机制确保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可编程线缆补偿功能,用户可以针对线损进行精确调整,优化充电效率。
RT7209还具备VIN引脚检测功能,能够监测输入电压的状态,并据此作出相应的控制决策,从而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BLD引脚可用于快速放电输出电容,有助于缩短充电周期,提高充电速率。而USBP引脚则提供了直接驱动外部阻断N-MOSFET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控制能力和安全性。
RT7209支持可编程的过流保护、恒定电流保护、过温保护,支持自适应输出过压保护、输出欠压保护,推荐的结温范围为−40℃至125℃,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40℃至105℃。支持CC1/CC2/D+/D- 过压保护与内部过温保护,适用于多种消费电子的充电适配器之中,采用 WQFN-28L 4x5封装。
充电头网总结
这次绿联 Nexode 500W 氮化镓桌面充电器的推出标志着充电行业正迈入一个全新的高功率、高密度时代。立锜 RT7209 协议芯片的应用,也为未来更小体积、更高功率的快充方案奠定了可复制的模版。
目前 EPR 线缆与 PD3.1 设备已经在逐渐普及,再加上 GaN 器件和高集成度协议控制芯片的成熟,厂商们有能力在更小的体积里实现更高的功率输出,这将彻底改变桌面与移动场景的供电格局。
从市场角度看,这次绿联率先量产单口 240 W 解决方案,也为其余品牌带来了一个优秀示范,预计接下来的时间,更多主流配件厂商会纷纷推出同级别产品,推动 PD3.1 EPR 与 GaN 快充进一步下沉到百元级及以下市场,加速全民快充体验的普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