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其中,人民银行通过数量型、价格型等货币政策工具确保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通过优化完善金融监管政策,稳市场主体,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证监会通过制度建设和深化改革,全力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的势头,持续加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的支持。综合来看,多项货币金融政策相互协同,旨在形成政策合力,实现稳市场稳预期的政策目标。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提出“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由此,本轮一揽子金融政策致力于为提振消费、稳定外贸提供多维度金融支持,持续稳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其一,通过降息、降准,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全面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降准可以优化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的结构,降低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从而增强其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能力。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也将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其二,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加大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包括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完善存款准备金率制度,阶段性降低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直接降至0。进一步加大对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对涉农、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其三,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金融监管总局制定实施银行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证监会则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在股权质押、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进一步增强监管包容度,帮助纾困解难。
本轮一揽子金融政策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一方面,在需求端持续降低房贷利率。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跟随政策利率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人民银行调降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6%,支持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同时分别下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0.25个百分点,提高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在收储存量房、棚户区改造等领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供给端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
本轮一揽子金融政策通过制度建设、深化改革,全力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的势头,并重点加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支持,逐步形成“科技叙事”的资本市场增长逻辑。包括支持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优化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发展、完善科技创新债券;谋划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措施等,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为资本市场引入长期稳定资金,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支持,助力资本市场“稳中求进”。
为使一揽子金融政策更好落地落实,发挥稳市场、稳预期的关键性支持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各类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同时加快财政政策发力,将财政支出重心进一步向消费倾斜,提升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加大对各类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等。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5日 10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