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看大展、观文博,成为中外游客“喜欢上海的理由”之一。2025年上海文化遗产季已拉开序幕,系列活动精彩纷呈。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三位留学生陆海燕、丽娅和华小文,在神秘“导游”的带领下,开启了探寻“何以上海”的博物馆奇妙之旅,透过一件件珍贵文物,探索上海的历史和城市精神。
探寻上博东馆的奇妙展品
“许多人认为上海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实际上,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上海博物馆馆员戎祎是这次博物馆奇妙之旅的专属“导游”,上博东馆正是第一站。在4楼“考古上海”展厅,近2000件/组出土文物诉说着上海的历史奥秘。造型可爱的家猪陶塑、做工精巧的双层镂孔花瓣足陶壶、精心雕琢的象牙权杖等文物,让三位留学生赞叹连连。
在闵行博物馆领略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源头
海纳百川,是上海的城市精神之一。第二站她们来到闵行博物馆,透过马桥文化的众多文物,领略了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源头。小巧的原始瓷豆引人入胜,这件三千多年前盛放食物的容器看似普通,其器形、材质尽显文化融合和技术进步。
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了解海派文化
想了解上海的海派文化,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一个好选择。陆海燕恰好是上历博的导览志愿者,她有哪些好介绍?一面中国学生送给外国校长的锦旗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跟着视频一起去看看!
上海有171座博物馆,欢迎大家走进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探索上海,感受城市脉动。
记者:李若楠 潘碧云 孔明哲 萧君玮
视觉:蒋玉涛
翻译:郭弈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