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杨炯一方有自己的解释。其称,发朋友圈本意是对院士表达敬意,未拿照片牟利。而且,他称自己是受一位教授的邀请参与寿宴,与院士一起合影“很正常”,且被质疑后已删除了朋友圈,如果对方索赔,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其还称,“声明对我的声誉造成极大的影响,我肯定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我自身的名誉。”
到底谁侵害了谁的名誉?这要看细节——5人有没有强行与钟院士拍摄合影及视频长达十余分钟?有没有将照片在其肝病研究所下公开展示?此外,杨炯回复的是自己一人的行为,那另外4人呢?没有收到钟院士的邀请为何到场?可见,杨炯的解释无法服众。
关于被要求索赔一事,杨炯称有证人证据,但截至发稿,其暂未向记者发来聊天记录等佐证。这又是为何?是不是意图转移视线,想指责院士维权是为了钱?这可能是自取其辱。
无疑,钟院士的警惕是对的,就怕有人打着他的旗号来招摇撞骗,既害了别人,也污了院士的名声。“和杨炯不存在任何师生关系”的声明有利于表明自己的立场,让公众认清现实,以免上当受骗。不过,这也提醒院士办公室公布更多细节,避免被人倒打一耙。毕竟,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院士,是国家授予科技工作者的崇高学术头衔,代表着科研领域的深厚造诣与社会公信力。然而,不法分子利用院士做背书搞商业推广的事情却并不鲜见。特别是医疗行业,近年来,一些医疗机构或商家未经授权,擅自使用院士等专家形象进行宣传非法牟利,还有人冒充院士的学生、“傍名人”进行虚假宣传。希望全社会睁大眼睛,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
钟院士与杨炯之争,需要有关部门介入调查,给出一个权威的结论。杨炯一行的动机是什么,是不是想“欺世盗名”,都应该给个说法。否则,任由他“倒打一耙”,还会损害钟院士的声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