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就拉、一急就痛
体重暴跌
看起来老了10岁……
今年刚满30岁的小林(化名)
怎么也想不通
自己才刚上30岁
就被“厕所”困住
工作和生活一团糟
到医院就诊后
才发现问题竟出在肠子里
30岁遭遇“一泻千里” 问题出在这
小林是一名互联网程序员,上班节奏是典型的“996”,工位到洗手间的距离成了他“生命线”。
两年前,28岁的他就开始频繁腹泻,一紧张就腹痛,一腹痛就冲刺厕所,最多一天能跑8趟。身高175cm的他,体重从140斤掉到110斤,面颊凹陷,一下子像老了10岁。
一开始小林以为是外卖吃坏了肚子,没太在意。但频繁腹泻让他在工作生活中感到很焦虑:开会前必须提前1小时空腹,出差只敢选高铁一等座——为了靠厕所近。
无奈之下,他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程权医生处就诊。肠镜、超声、化验一路做下来,报告基本正常。直到做了“肠道功能检测”和“食物不耐受筛查”,才真相大白:小林被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并合并乳糖不耐受。
程权医生告诉小林,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除了腹痛、腹泻、腹胀,还会造成营养不良、焦虑、失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一泻千里”的元凶终于找到了
程医生发现小林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弦,是典型的肝郁脾虚夹湿。进一步问诊后发现,病根竟藏在日常饮品里!
据小林自述,他长期熬夜写代码,靠拿铁“续命”,每天至少3杯全脂拿铁+1杯冰奶茶;三餐靠外卖,辛辣生冷来者不拒。过量的乳糖加上咖啡因,刺激肠道高敏感,导致肠脑轴失调,肠道像“打了结”一样痉挛,一泻千里。
之后,程医生采用“中药+解痉+调节菌群+低FODMAP饮食”四位一体中西医结合方案:通过中药疏肝健脾,行气化湿治疗;同时配合西药和益生菌。他再三要求小林停掉所有含乳糖的饮品,改用燕麦奶。同时要求他每日晚餐后快走30分钟,心率110次/分,降低内脏高敏感。
3个月后,小林大便次数降到每日1-2次,体重回升8斤,面色也红润了,他笑称:“开会再也不用抢第一排了。”
最小患者不到18岁,都有相似习惯
程权医生表示,门诊里像小林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最年轻的才17岁,还是名高中生。他们却有共同特点:长期久坐、精神紧张、压力大、熬夜、靠奶茶咖啡“续命”、外卖高油高辣……
“腹泻只是表象,背后往往是肠脑轴失衡。”程医生解释,“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身心共病,焦虑会让肠道更敏感,肠道反过来又把焦虑放大,形成恶性循环。”
改善体质,做好这几点
预防和缓解肠易激综合征,要从生活方式下手。程权建议:
戒乳糖、少咖啡因,改用低FODMAP饮食:燕麦奶、米饭、香蕉、黄瓜可常吃;大蒜、洋葱、苹果、豆类先回避。
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心率110-120次/分,促进肠蠕动节律。
学会腹式呼吸:早晚各5分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
23:30前上床,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降低肠脑轴过度警觉。
肠易激综合征会长期伴随,但只要找出诱因、调整饮食、规律作息,就能让肠道“解结”,人生重新“上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